1月5日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朱善璐在听取“七宝阿育王塔”保护和城南历史风貌区复兴规划研究情况汇报时要求,市相关部门和区,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七宝阿育王塔”佛教至圣之宝文物保护、整理和展示工作,充分发挥这一文物重大价值,更加重视和推进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切实做好城南历史风貌区保护与复兴工作,擦亮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巩固提升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地位,为南京奋力走在全省和长三角前列,实现争先进位提供强劲文化支撑力。
2008年8月,考古人员在城南南宋长干寺遗址的地宫区域发掘出一巨大铁函。铁函出土之时,一块刻有“佛顶真骨”“感应舍利十颗”“诸圣舍利”“金棺银椁”和“七宝阿育王塔”等字样的石碑引起广泛关注。多位权威专家表示,可以肯定佛教至圣之物“佛顶真骨”就在塔身之内。工业内窥镜和X光检测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根据《法苑珠林》《大唐西域记》等典籍介绍,“佛顶真骨”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头骨,大致可推测为一块周长35厘米、直径10厘米,颜色黄白、有清晰发孔的完整头骨。
朱善璐对参与考古发掘,文物整理、保存、保护和项目综合开发研究的同志表示衷心感谢,对科学、安全、有序进行的发掘、转移、运送、入库、开启、请出、整理、保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南京这一“惊世大发现”对南京、对江苏、对全国乃至全球佛教界,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受到各方广泛关注和有关方面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和地区对此做了大量工作,功不可没。
朱善璐要求,有关各方面要按照中央和省的指示以及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继续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文物的保存、保护、整理和展示工作,确保万无一失。今年3月,世界佛教大会将在我国召开,要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在与佛教界、文物界进行汇报沟通后,尽快研究稳妥的“佛顶真骨”、“感应舍利”请出和展示方案,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进而带动南京相关的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
朱善璐说,这件盛事不仅是南京考古界、文化界、宗教界的一件大事,而且事关南京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繁荣,事关南京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地位和功能的提升,意义深远,是南京的一次重要的文化历史机遇,也是南京一笔重大的、难以估量的文化财富和又一个“人无我有”的独特文化资源与财富,必将带动佛教文化的繁荣、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旅游观光等行业的增长。我们要本着对国家、对世界宗教文化,对江苏、对全市人民负责的精神,把文物保护好,把文物巨大的价值实现好,这也是南京的一项重大的社会责任。
朱善璐要求,长干寺遗址区域“七宝阿育王塔”、“佛顶真骨”等文物永久展示地规划建设工作,要和大报恩寺的复建、古长干里地区的历史文化街区统一规划、统筹进行,要把佛教至圣之宝作为核心资源来规划建设,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统筹考虑周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工作,打造一个可以与“七宝阿育王塔”或“佛顶真骨”地位和影响力相匹配、与大报恩寺和塔的价值相适应的具有震撼力的整体设计和建设展示效果,要能够代表南京、代表江苏、代表中国的水平。
朱善璐指出,南京的灵魂是文化,文化也是南京的核心品牌,要高度重视南京文化的繁荣、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时代文化的创造,高度重视文化的创新,高度重视过去文化的发掘、保护、整理及展示。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中,加大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力度,地位和功能要进一步提升,要把老城片区规划建设成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街区和亮丽名片。南京要把文化产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军城市,尤其是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以更大的力度发展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和旅游业。全市要尽快召开文化产业推进会议,出台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政策,把文化创意产业做大做优,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明显的形势下实现文化创意产业“逆势起飞”,未来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应该成为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稿源:龙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