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上午9时30分许,嵩山少林寺与云南昆明市官渡区政府在少林寺藏经阁举行签约仪式,约定少林寺派驻少林僧人到昆明市,对妙湛寺、法定寺等四所古刹进行管理。这成为少林寺历史上,首次接收当地政府对所属寺庙的“托管”,“云南少林”也应运而生。少林寺接管昆明市的四所古刹,为少林文化走向南亚和东南亚搭建了新的交流平台。
据资料记载,元朝时期是少林寺最为辉煌的时期,少林寺护寺下院共有23所,皆在中原地区,也各有独立寺名。如今的少林寺,除拥有二祖庵、空相寺等10多个下院外,还有在德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相继设立的分院。
少林僧进驻四寺院
根据双方约定,此次签约,托管年限为20年左右,少林寺首批将派遣十多名僧人进驻昆明市内刚刚修复一新的妙湛寺、法定寺、观音寺和土主庙等四所有2000年历史的古刹,按少林寺的治寺理念和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而当地政府的责任是管理寺庙的资产、环境等。
在少林寺方丈室,谈及少林寺僧人何时才能入驻四所古刹时,释永信说,少林寺已经做好了准备,只等官渡区政府处理好相关事宜。而后,释永信开玩笑地说,得知要到昆明的寺院,寺里许多僧人都要求去,因为少林寺冬天太冷,而昆明气候宜人,好过冬啊!
参加签约仪式的昆明市官渡区区长刘跃进认为,从寺院的发展中看,真正有活力的寺庙,寺院的管理,都是由僧人来做的。同时他表示,将该区所属的四所寺院“托管”给少林寺,目的是利用少林寺这一全国著名品牌及少林寺成功的管理模式,为官渡聚拢人气,促进当地文化复兴和经济繁荣。
少林方丈否认扩张说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介绍说,“少林寺的管理模式核心是重文化、重教育、重地缘、重慈善,禅修与武术并重等,这些管理方法特别适用于以接待游客为主的山林佛教,而昆明的寺庙主要是以接待信徒为主的都市佛教,二者有所不同,因此少林寺会根据实际情况在具体的管理方法上做出一定的调整。”
释永信认为,“托管”是佛教界的新鲜事物,但他否认了此次托管行为是“少林寺的扩张”和“开连锁店”等说法。
释永信说,这些新加入的下院,和历史上所说的下院是不同的,现在的下院只是一个称呼,就像昆明的这四所寺院,少林寺仅仅就是派驻僧人进行一些寺院的管理和文化上的挖掘、交流和传承,并不能真正地拥有和领导这四所寺院。除了这四所寺院外,很多地方也想方设法请少林寺僧人为他们做事,只是他们看中的不是僧人本身,而是少林寺僧人带去的少林文化,特别是少林寺的禅修和少林功夫等传统文化。这充分说明了少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活力。(据《郑州晚报》、《河南商报》)
背后故事
“改革明星”仇和两次向少林发出邀请
据悉,早在去年底今年初,昆明市就向少林寺“暗送秋波”,并正式邀请释永信到昆明参观考察。今年11月7日,释永信赶赴昆明,和素有“改革明星”的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见了面。仇和评价释永信“不仅在佛教理论、佛教学术、佛教改革和佛教创新方面很有建树,更注重佛教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随后,仇和向释永信发出邀请:请大师帮助昆明谋划、策划、规划、计划,更好地发展佛教文化、佛教产业、佛教旅游,提高昆明市宗教工作水平。
相关链接 四所寺庙历史悠久
土主庙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唐南诏时期,供奉摩诃迦罗(大黑天神),在文化、宗教、民俗等各方面都有悠久历史。
法定寺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宋代,原来有佛殿3座,前后纵列,左右四厢四合双大院附小院,总面积约5000多平方米。
妙湛寺 倡建于元代,号称官渡“六寺之首”。寺内建有东、西两座13层密檐实心方形砖塔。后来西塔毁于地震,而东塔保留至今。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妙湛寺前的金刚宝座塔是我国现存的十余座金刚塔中,建造时间最早,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座,且喇嘛塔式塔身的金刚塔在全国也仅此一例。
观音寺 是历史上滇池北岸船舶停靠的地方,在明清时期商贾云集,香火繁盛。现在每逢农历2月19、6月19、9月19都会举办传统的“观音会”,届时香客集聚热闹非凡。(稿源:重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