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综合资源>>因果感应>>戒杀放生因果故事06
戒杀放生因果故事06
2006年09月18日09:50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3283 字体: 繁體

戒杀放生因果故事06

第 五 篇 深信因果轮回 念佛求生极乐

第一章 深信因果 行善止恶

  读者诸君由本书第三篇的实例,可证知“杀生确实会招致恶报”,则举一反三,可知其他一切恶行都会招致恶报。

  佛告诉我们,会招致恶报的不良行为有十种:(一)杀生。(二)偷盗(只要不是自己的东西,拿来使用或占为己有,都属偷盗)。(三)邪淫(违背伦理道德,在正式夫妇之外,贪图淫乐,乱搞男女关系等都属之)。(四)妄语(说谎、伪证、不守信)。(五)恶口(以凶暴或恶毒的话骂人)。(六)两舌(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七)绮语(说黄色淫秽的话使人想入非非)。(八)贪(贪求名利财色各种享受,迷恋不舍)。(九)嗔(稍不如意就生气怨恨)。(十)痴(邪见、不信因果)。

  由本书第四篇的实例,可证知“戒杀放生确实可获得善报”,则举一反三,可知其他一切善行都可获得善报。

  佛告诉我们,能获得善报的好行为有十种:(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恶口。(六)不两舌。(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

  既然“为善得福,为恶招祸,因果报应,真实不虚。”聪明的您,当然会将“因果报应的道理”奉为指导生活行为的最高准则,欲求福报当努力实行十种善行,欲免祸患当努力戒绝十种恶行。

  此外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务请记住:“只问耕耘,不问何时可以收获。”本书第二篇已说明因果通于三世的道理,若您努力行善求福,却仍未改变坎坷的遭遇,当知这是由于往世恶业较大、恶报较重所致。只可甘受如饴,并勤忏悔往业,行善不懈,或可早日否极泰来,欠人业债,总须甘心偿还,才是做人的道理,切勿因一时看不见明显的改善而失望怨尤。因为我人凡眼,不知无形中福与祸消长转变的情形,也许您的善行已经为您减轻许多应受的恶报,只是您不知道罢了。

第二章 六道轮回 应急出离

  人世间的因果现象既已略有了解,不可不知轮回的道理。因为只有“六道轮回”才能代表整个众生界的因果变化真面貌。

  所谓“六道”是指六大种类的众生:

(一)天道——指居住于天上,具威德、有神通、享天福的众生。俗称天神。

(二)人道——指人类。依佛经所说,各星球上多住有人道众生。

(三)阿修罗道——有天福而无天德的众生。

(四)饿鬼道——常受饥饿怖畏的鬼类众生。

(五)畜生道——指除人以外之一切动物。

(六)地狱道——指堕落在地狱中受苦的众生。

  所谓“六道轮回”是指众生在命终后,各依善恶业力的牵引,投生到上面所说的六道之中。由于众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有时修善,有时作恶;于是有时生天享福,有时入地狱受苦。就这样在六条道路中进进出出,头出头没,如轮之回转,永不停息。

  决定六道轮回的总关键,在于善恶业力的牵引。

  以人道来说,能行上品十善,则死后生于天道;行中品十善,死后仍生人道;行下品十善,死后生于阿修罗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由行善而得,果报较好,三者合称“三善道”。若造作下品十恶,则死后生于饿鬼道;造作中品五逆十恶,则死后生于畜生道;造作上品五逆十恶,则死后堕入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由作恶而得,果报低劣,三者合称“三恶道”,又称“三涂”。

  六道轮回之中,有三种善道,三种恶道。表面看来,出生于善道与恶道之机会,各占一半;实际上“沦落于三恶道之机会”,要大于“生在善道的机会”千万倍乃至无数倍。这一点只要比比地球上人类和其他动物(畜生道)的数目就可明白。

  《涅槃经》说:“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意思是说:“出生为人的机会假设像手里拿的一撮土,那么出生于三恶道的机会就如整个大地的泥土。两者大小悬殊,不成比例。”

  既然出生于三恶道的机会大得吓人,而三恶道的痛苦又是我们所不敢领教,当然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永远避免它、躲开它。

  怎样做才能永远避免走入“三恶道”这个恐怖、痛苦的黑暗深渊呢?请看下章说明。

第三章 修持念佛 求生极乐

1、为何一定要修持佛法急求出离轮回

  前面一章提到作恶会堕入三恶道受苦,而且机会很大,要想避免,只有一个方法——修持佛法以求永远脱出轮回。

  不过许多人心中存有一种想法:“既然作恶会堕入三恶道,我只要一生守法守分,不做坏事,就不怕死后沦入恶道,何必一定要修持佛法求脱轮回?”其实只要明白后面的道理,就知道这是一个不正确而且危险的观念。

  因为众生只要未修至解脱生死的地位,就永远在六道轮回中轮转。佛告诉我们,每个人自无穷远古以来,出生在人道的次数多得无法计数,若能将每次出生为人时所流的泪水积集起来,将比整个地球大洋海水还多。每次出生为人总曾经做了或多或少的善业与恶业,扣除掉已经受完的果报后,每个人的身上都仍背负了无量的恶业和一些善业,这些业一笔一笔的等待因缘成熟以产生果报,让我们去偿还或者享受。既使今生今世你勤修十善,使你下一世能生到天上享受天福,或再出生为人享受大富贵的果报,也不值得你太高兴。这话是何道理?因为下一世若生到天上,由于只顾享受殊胜的快乐,往往疏忽或者不想修行;若出生为人,由于有隔阴之迷,不记得前世之事,也很可能忘了应该修行十善才能保住人身。如此一来,当你下一世在天上或人间的寿命结束之后,能不能再继续出生在人、天的“三善道”,可就很有疑问了,那还要看这时等待在后面,即将对你产生支配力的下一笔业,要牵引你往生六道中的何处而定。而等待在后的下一笔业是善业或恶业,你全不知;下一笔业若是恶业,它将使你堕落为饿鬼、畜生、地狱三恶道受苦;若是极重的恶业,将使你千万亿劫沦落恶道受大苦报,难有出期。《华严经》说:“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这话告诉我们“堕落恶道十分客易”,而所谓“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实为千古不易的真理。

  六道之中,以“天道”的福报最为殊胜,地位也最为尊贵,但命终之日也难逃过业力的控制,仍要落入轮回之中,佛经中有不少“天人死后堕入恶道”的记载,可为明证。象古人所说:“如在万仞之危峰,似处千寻之沧海,纵得少乐,毕虑漂沉。”

  你说业力可怕不可怕?

  由此可知,六道轮回有如浪涛汹涌的无边大海,处在其中,随浪升沉,难以自主,头出头没,无有尽期。今幸有“佛法”这一个大慈航、大宝筏,聪明如您,可不早搭其上,速登彼岸,急求出离吗?

2、如何修持佛法

  佛学精深,法门无量,初入门者,可能眼花缭乱,不知从何下手。

  编者在此郑重的向您推荐一个最容易、最稳当的方法:“净土念佛法门”。

  为何此法最容易?因为只要神智清楚,能够口念或心想,就可修持。

  为何此法最稳当?因为只要方法正确,任何人都有成功的希望。

3、如何修持“净土念佛法门”

  “念佛法门”的修持方法,当然不是简单数语就能解说究竟,这里仅作简要、初步的介绍,读者诸君凭着这些,可作初步入门的修持。若想作更深入的了解及研究,须另找专书阅读,或向师父、大德们请教。

  修净土念佛法门要点如下:

  一、立不移之信心:

  ( 1)确信在我们的西方,距离十万亿佛土之处,有一个景色无限美妙,极为清净庄严,胜过此处千万亿倍的极乐世界。

  ( 2)确信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曾发誓愿,要接引十方世界修持净土法门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而且成佛以来十劫之久,都一直在实践着他的誓愿和诺言。

  ( 3)确信如法修持净土念佛法门,临命终时必定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

  二、发坚定之誓愿:决志今生求生净土,无有退转。发愿应于佛像前,若无佛像,则合掌面向西方恭敬发愿也可。发愿文句本无固定格式,总以虔诚为要。就像对自己的慈父慈母诉说愿望一样,观想慈悲的阿弥陀佛就在你面前,亲切而无比虔诚的对佛说出你的愿望即可。此项发愿的工作,最好于每天最后一次念佛之后或睡前重复一次,才能使愿力深植于潜意识中,则命终痛苦迷糊之际,也会不忘求生净土之誓愿。

  三、主要修行:每天念佛。要点:

  ( 1)佛号念法“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读“拿摩”。

  ( 2)每天念。随时可念,随处可念。行、住、坐、卧、工作中皆可念。

  ( 3)出声念、默念皆可。但上厕及就寝时只可默念。念的时候要口里念、心里想、耳朵听,一句一句清清楚楚地念下去。

  四、辅助修行:

  ( 1)遵行十善,戒除十恶。

  ( 2)多多行善助人。(行善之法可参阅陈柏达居士所著《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一书)。

  ( 3)每天在睡前,要将今日念佛及行善的功德,在佛前回向求生极乐世界。

4、释疑

  编者要在这里提醒大家,有非属纯正佛教的其他宗教,他们的部分传道师宣称:“现在是白阳期了,念阿弥陀佛已经没有功效,不能解脱生死,出离轮回。”“白阳期”是他教的教义,在此不予批评;后面半句话则是人为编造的大妄语,千万相信不得。

  试想,“接引十方世界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往昔所发的伟大誓愿,并且《阿弥陀经》里,佛明白地告诉我们,阿弥陀佛自从成佛之后,开始从事接引众生前往极乐世界的工作,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十劫之久(十劫约一百三十四亿多年),从没间断,阿弥陀佛寿命之长难以思量,因此其度众生的工作也无量久远的进行下去,永远实践着许给众生的诺言,怎么会因为地球上其他宗教教义中划分一个白阳期,就违背自己的大誓愿而停止度众生的工作?更不可能任我们凡夫俗子随便说一句“念阿弥陀佛已经无效”,就使得阿弥陀佛没有办法再度众生了。

  这层道理,有智慧的人深思一番自可明白,切勿为人所迷,坐失念佛往生的大利益。

  愿您相邀亲戚朋友,共沐弥陀慈光,共修念佛法门,他日相率往生极乐,方不辜负出生为人、幸闻佛法的大好机缘。

5、实证

  自古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实例,指不胜屈。近代人往生实证请参看下列各书:

1、净土圣贤录。

2、念佛感应见闻记:林看治居士著。

3、善女人往生传。

4、神奇的感应:陈柏达居士著。

5、净土的见证:陈柏达居士著。

6、莲池海会——念佛往生见闻记。思归子讲。

净 土 诗

·彻悟大师

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

世间出世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第 六 篇 戒杀放生的实践与疑问的探讨

第一章 戒杀与放生的实践

1、戒杀的实践

1、能断然戒除肉食最为理想,否则可采渐进的方式,起初每隔几天吃素一次,渐渐增加素食次数,习惯素食口味后自可达到断肉的目标。

2、最少应从不伤害及不杀害一切动物的生命做起,素食当做最后目标。

3、平日多下功夫培养慈悲心,方法是多思考、多反省。

  ( 1)多思考:畜生与人同样具有感觉神经,当它被杀,一只利刀在同一伤口来回反覆锯割;当被生煮,沸水临身,满锅腾跃冲撞,逃生无路。想想这时刀下、锅中若是我身,或慈亲或子女,其痛何极!斯境何惨!此情何堪!

  ( 2)多反省:每个人一生中都曾受过头痛、肚痛的小病苦,或曾受针刺、刀割、烫伤、火伤的小外伤,小小病痛就足以令人坐立不安,难以忍受,何况畜牲临宰,切、割、煎、煮一直到死,剧痛超过我们小伤的千万倍,仔细思量,岂不可悯。

4、常读本书或其他戒杀因果故事,自然能对杀生知所戒惧。

2、放生的实践

1、随缘的放生:见到动物面临被杀或命危之时,起大慈悲心,救它一命。这是最自然最有意义的放生,要把握机会去做,多多益善。

2、有计划的放生:由自己或委托放生团体,前往市场或店铺,购买供人杀食的动物,到适当而安全的地点放生。这种放生,最好委托有氧气筒等救生设备而且有放生经验的团体去办,使动物免于途中死亡。

3、戒杀与放生是一体之两面,想藉放生祈福消灾者,应同时实践断肉素食及随缘放生,较易达到愿望(较易而非绝对,理由见第二篇)。若平常舍不得断肉,又不愿作随缘的放生,只想出钱托人放生,企求消灾降福,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但也不是说吃肉者放生没有功德,吃肉有吃肉之过,放生得放生之功,只是唯恐功不掩过,所求较难遂意。

4、若能劝导亲戚朋友,使他们也能吃素戒杀,这也是很好的放生功德。

5、全力宣扬素食的益处及推广素食,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放生护生之道。

 第二章 戒杀放生疑问之探讨

1、生病应该就医治疗,或者只*戒杀放生、念佛行善祈求康复?

  答:佛陀垂示因果,最主要的是要我们不造恶业,以免将来受苦报;面对已经来临的恶报,则应了悟这是先前作恶所致而坦然接受,偿还债务。生病花钱、打针、吃苦药、手术刀割就是一种偿还业债的方式。因此有病自然以就医治疗为原则。治疗期中当然也可同时进行“忏悔、念佛、行善”以求转变业报,早日康复。若想全*念佛行善的力量祈求愈病,有可能因转变业报的条件不足够而失败,使得表面上看到的结果,比就医治疗还糟糕,它的道理在第二篇说得很清楚。因此除非当事人深信因果,对可能产生的不理想之结果能够无怨无悔,否则不宜贸然放弃就医治疗,只*戒杀放生、念佛行善祈求康复。对一般人来说,两者同时进行较为理想。但若患了医学上无法治疗的病,那就只有*戒杀、行善、念佛一途了。

2、办丧事或祭拜祖先时,杀畜生祭拜乃是自古就有的礼仪,因何有罪?

  答:请看后面所举经文及故事,道理自然明白:

1、《地藏菩萨本愿经》第七品中,地藏菩萨告诉我们:人死之日,绝对不可以杀畜生拜祭鬼神,这种事对于死人,没有丝毫利益,只会替死人结下罪缘。假使亡者因为往昔行善,应可再出生为人或生天上享受天福,由于在临终时,被无知的眷属为他造下杀生的恶业,使他受连累遭殃,须费力在阎王面前辩白自己的无辜,以致受到耽延,晚生人天的善道。假使亡者在生之时,点滴的善事都不曾做,无丝毫的善根,死亡之时,正要依据从前所造恶业,堕入三恶道受大苦报,那堪眷属用杀生来更增加恶业,使他罪上加罪,苦上加苦。这就譬如有人从远方来,肚子饿了许久,肩上挑着百斤以上的重担,忽然有人又给他加上一点东西要他负担,使他更加艰难辛苦。

2、莲池大师所著《竹窗随笔》,记有一则“杀生冥累”的故事:浙江钱塘地方有一位姓金的人,平日持斋守戒,吃素不杀。死后他的灵魂附在一个孩童身上说话,告诉他家人,由于生前修善不够,没能往生极乐世界,现在住于阴界,也很自由快乐。有一天他又附身孩童,责骂妻子,不该为修坟墓的事杀鸡造恶业,使他受连累,现在阎王派了一位鬼吏监视他跟随他,使他不像以前那么自由。妻子问他媳妇怀孕生产的事,答说:“会生男孩,母子平安。下一胎仍生男,但母子都会死去。”许多人都在场听到这句话,记了下来,日后果然全部应验。

3、《印光大师文钞》中,《致郭辅庭居士书》记载:一九二四年,曾任两江总督的周玉山先生逝世。他的儿子周缉之与大师相识,大师教他办丧事不可用荤,因他父亲官职声望都很高,宴客场面必大,若用荤,则必杀生无数,难免为了增加父亲哀荣反而累其多背负杀生之罪。大师信寄到后,缉之即召集办事者商议,他们都是贪口腹的人,都不赞成办素食。结果在天津办丧事,开四千多桌。第二年搬灵回安徽,在南京、芜湖、家乡、扬州四个地方又再办追悼仪式,五次宴客,所杀生命不计其数。葬好后回天津,某日玉山先生忽到扶乩的神坛降书,痛骂家人丧事用荤,累他将在生做官的功德抵消杀生之罪还不够。缉之大为后悔,惜已来不及,于是计划在天津出资兴建一座佛教大丛林以弥补过失,因逢战乱未能办成。(大师一向不赞成扶乩,引此事意在令丧事办荤者知所戒惧。)

4、印光大师于《文钞》中又说:古时丧礼绝不用酒肉,隋炀帝做太子时,母后死了,碍于古礼,不敢吃肉,耐不住了,偷偷派人用竹筒装肉,用蜡封口,以包袱包裹好,拿进去给他吃。可见古礼很严,丧中禁肉,虽贵为太子,想吃肉也怕人知道而出此下策。

  综合上述,可知丧事杀生请客,为了讨亲友欢心,怕人批评,累得亡者承担杀生罪过,这种做法既不合古礼又不孝顺,实在愚痴之至。

3、杀畜生祭拜是神庙节日庆典祈福求安必备的程序,为何有罪?而且为何有人杀畜祭拜,求福也能如愿,是何道理?

  答:道理如下:

1、一般神庙虽大多登记参加道教会为会员,其实有不少神庙的主持人并未忠实践履道教教义。节庆时大举屠杀畜生祭拜,就是违背道教教义最明显的例子。因为道教经典《太上感应篇》中,明文告诫人们不可“射飞(鸟)逐走(兽)、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不可“杀龟打蛇”、“伤害昆虫”;而且明白的告诉人们,若能“慈心于物”不乱杀生,则“天道佑之,福禄随之,神灵卫之”。可见“不杀生”,也是道教的重要戒律之一,凡属正统道教神庙,皆应奉行不误,若违反者,可视为不遵教规之犯戒行为,岂能无罪?

2、杀生祭神之非,佛经上屡有告诫,略摘如下:

  《法句譬喻经·仁慈品》记载:有位国王,其母病重难治,想杀各种畜生一百多只,拜祭四山五岳日月星宿神祇,为母祈祷延寿。佛告诉国王:“欲得长寿当行大慈。”并且告诫他:“杀生求生,与长寿的道理大相违背。怎么可以为了救一个人的生命,而杀害那么多畜生的命……既使活了一百岁,一生之中,常用象、马等畜生祭祀来殷勤供养天下各处神明,所得功德还不如做一件仁慈护生善行的功德。”那么我们杀畜生拜神,天神有没有来接受供养呢?佛在《中本起经》里说:“杀生祠祀,不得其福,天神不食,杀者得罪。”为何天神不食?因为天神在天上住的是七宝饰成的宫殿,吃的是天厨妙味,自然而有。怎么会放弃天上甘露般的美食不吃,反而来吃你准备的又腥臊、又肮脏、又粗陋的畜生之肉。天神既不来食,自然也求不到所要的福,反而须承担杀生的重罪,真是何苦来哉!由此可知杀生拜神是一种以邪为正、无功有过的行为。

3、《安士全书》记载一则“河神受戒”的故事:江西省鲟鱼嘴,此处河水浪汹而险,有“无风三尺浪”之称。当地有座龙王庙,极为灵感,往来的商人,必定杀生拜祷,行船才得平安,长久下来,为祭拜所杀畜生,其数难以计算。到了明朝崇祯年间某日,有位戒德高深的法师从那里经过,将到的前一天,管理龙王庙的庙祝梦到龙神告诉他:“明天有位僧人会到此地,他过去世和我拜同一位师父出家修行。他修行不懈,今世成为高僧;我因一念之差,堕落为血食之神(受信徒用杀死之畜生祭拜的神),杀生的罪业很重,将来必定要入地狱受大苦报。明天代我恳求法师传我佛戒,以后拜我,不得再用酒肉。”次日庙祝出去查访,果真遇到这样一位法师,于是向法师说起缘由,并延请他到庙里,为龙神传戒说法。从此河水风平浪静,来往的人再也不用杀生祭拜。由此可知,既使为神,若贪享血食,同样犯杀戒,应入地狱受苦报。

  若所拜的神是正直聪明而仁慈,你用畜生拜,对他是一种侮辱而大不敬之行为,你所求的不可能如意,且须自己承担杀生罪过。世上或许确有杀生拜鬼神求福如愿的事,我们应了解的是鬼神也有犯过错的时候,若因贪享血食、受你肉供,就赐你不该得的福,帮你不该帮的事,这是一种既犯杀业又犯偷盗业的受贿行为,日后自有其应受的苦报;就你而言,除了须共同承担杀生的罪业外,该受的苦报强求而免,应知避得了一时躲不了永远;不应享的福报强求而得,焉知不是经由鬼神斡旋而预先透支日后应享的福报,如此则又何喜之有?由上可知杀生祭拜,对神对人,两皆有害。

4、既说“为恶者堕落为畜生,受人杀食”,则畜生被杀食是其应得恶报,为何杀它来吃罪?

  答:其理有三:

1、畜生之生活条件远不如人:食则粗糠槽粕,无有美味;衣则单*皮毛,冷热不调;住则陋屋牢笼,难避风雨。做畜生本身就是一种大苦报,并非一定要被杀食才算是受苦报。

2、冤冤相报无有已时,循环偿债甚为可怕。佛要我们戒杀,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的凡眼不可能明白所杀的畜生到底有没有欠我们的债?若有欠,到底欠了多少?假使所杀的畜生并未欠我们债务,或者欠我们的债不多,我们却讨债讨得过头,这时又变成我们欠它杀债,将来仍须还它,如此一来,彼此陷于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岂不可怕?

3、既使所杀畜生刚好欠我们命债,而且我们也没有讨债过头的情形,这也并非全无害处。因为万法唯心,业力不灭,起心动念,即造意业。当我们一念贪享口福,一念残忍杀生,立即在八识田中种下不灭的种子,它具有一种力量,会薰习、加重原本就有的贪求和好杀的习气,使我们更容易造杀生的恶业,更容易堕落恶道,更难脱离六道轮回的无边苦海。

5、全不吃肉,改为素食,岂不妨碍健康?

  答:植物性食品含有齐全的营养素,医学上已有定论。事实上素食者与吃肉者都有人营养不良,原因都由吃太少或偏食而来。只要调配得宜,素食不但无害,反而大大有益于健康。请参阅天华出版公司出版的《新编素食健康长寿》一书自明。

净 土 诗

·彻悟大师

故乡一别久经秋。切切归心不暂留。

我念弥陀佛念我。天真父子两相投。

 

后 记

  本书编成即将付印之际,恰值国内发生数十年来最大的绑架勒索案。勒赎金额高达一亿元,绑匪主犯学历为留学美国硕士肆业,勒赎金额之大与绑匪学历之高,都打破以往记录。由于本案发生于政府全面整顿治安期间,而且距离绑架勒索罪改科死刑及马○○等人因绑架罪被枪决才短短的四个半月,它所带给社会人心的是强烈的震撼、难解的疑惑、与无尽的忧思。

  人们最大的疑惑是:“为何连死刑都遏阻不了这些罪案的发生?为何一个受过如此高等教育的青年会自甘堕落,沦为绑匪?为何国民教育程度愈提高,人们的道德观念却愈低落、犯罪率愈增加?”其实若能冷静深思,就知道这些只是社会风气全面性败坏之下所孕育而暴露出的病像。一个外强中干、体内潜伏各种病毒的慢性病患者,随时会变症百出,暴发重病,这是不足为奇的。前面这一个问题,追根究底,歹徒之所以无视于死刑的威胁而一再犯案,是因为他们的心中只认为:“每个人都会死,死后一了百了,没有所谓因果报应、地狱轮回。与其在世上过着安份而平淡的一生,不如大捞一笔,舒服的享受一阵子。既使被捉,顶多判个死刑、枪声一响就迷迷糊糊地走了,也不见得有什么大痛苦,何况也不一定被捉。”可见“不相信因果报应”乃是人心堕落、犯罪增加、社会动乱不安的最主要原因。假使歹徒心中有因果观念,则既使不怕死刑,也会考虑到死后在地狱中的长久大苦报,不是任何铁汉所能忍受得了,因果报应的阴影,会使他贪婪的、凶暴的心冷静下来,在犯罪之前慎重考虑一番,避免铸下大错。对于陷溺的人心及败坏的风气而言,道理何尝不是如此。

  因果观念对于匡正人心虽有其非凡的功效,不幸的是,长久以来“因果的信仰”与“低俗的迷信”被划上了等号,而受到政府与知识份子的忽视与排斥。然而面对社会的重病沉疴,该是上下好好反省的时刻了。由重大刑案的一再发生,可见严刑峻罚以及提高国民教育都已不足以挽救沉迷已深的人心;惟有大力宣扬、推广“佛法的因果观念”这一对症良药,才能在遏止犯罪上产生比较理想的效果;也惟有正确的因果观念能广泛的被认识与接纳,低俗的迷信才能从社会上绝迹,而使人免受其害。

  编者深望本书的出版,对于导正人心、改善风气能够有所助益。佛书的流通一向以佛教信徒为主要对象,欲求佛法能对社会人心产生全面性深远的影响力,则非扩大佛书与非信徒之间的接触面不可,因此恳请读者诸君阅完本书后,能多介绍给非信徒的亲友们,让他们也能明白因果、知所遵循,共同走上光明之路,则导众生入善道、致社会于祥和,您的法施功德莫大。

  感谢员林莲社鉴因法师与智者文教基金会简辉雄老师惠予鉴定与指导,使本书得以顺利完成。书中故事题材,选自许多佛刊与善书,谨此向各佛刊善书出版社及各文作者深致谢忱。最后要感谢大乘印经会诸位大德的协助,使本书能和读者见面。

   一九九一年一月编者谨识

净 土 诗

·彻悟大师

猛切持名如救头。娑婆哪更可迟留。

即今撒手便归去。已较前贤输一筹。

 

净土十种信心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从古至今。曾无一人逃得。)

  二、信人命无常(出息虽存。入息难保。一息不来。即为后世。)

  三、信轮回路险(一念之差。便堕恶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四、信苦趣时长(三途一报五千劫。再出头来是几时。)

  五、信佛语不虚(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

  六、信实有净土(如今娑婆无异。的的是有。)

  七、信愿生即生(已今当愿。已今当生。经有明文。岂欺我哉。)

  八、信生即不退(境胜缘强。退心不起。)

  九、信一生成佛(寿命无量。何事不办。)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义。如上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信佛语故。则造后四。不信佛语。但造前四。故深信佛言。即深信自心也。修净业者。能具此十种信心。其乐土之生。如操左卷而取故物。夫何难之有。甲子七月讷堂道人书

 

放生仪轨

  于放生处设香案,备净水杨枝,中供观世音菩萨像。众等以慈悲心,视所放众生,念其沉沦,深生哀悯。复念三宝有大威力,能救拔之。法师手执水盂,默念想云:一心奉请十方慈父,广大灵感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降临道场,加持此水,其大功勋,沾洒所放众生,令彼身心清净,堪闻妙法。

一、香赞

  杨枝净水、遍洒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寿广增延。灭罪除愆、火焰化红莲。(唱、念皆可)

  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称、三拜)

二、称圣号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

三、法师说法

  菩萨柳头甘露水,能令一滴遍十方;

  腥膻垢秽尽蠲除,令此道场悉清净。

  教有密言谨当持诵

四、持经咒

  大悲咒(若干遍,随绕各生灵处,洒净)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南無.阿唎耶.婆盧羯帝.爍缽囉耶.菩提薩埵婆耶.摩訶薩埵婆耶.摩訶迦盧尼迦耶.唵.薩皤囉罰曳.數怛那怛寫.南無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盧吉帝.室佛囉愣馱婆.南無.那囉謹墀.醯利摩訶皤哆沙咩.薩婆阿他.豆輸朋.阿逝孕.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哆.那摩婆伽.摩罰特豆.怛侄他.唵.阿婆盧醯.盧迦帝.迦羅帝.夷醯唎.摩訶菩提薩埵.薩婆薩婆.摩囉摩囉.摩醯摩醯.唎馱孕.俱盧俱盧.羯蒙.度盧度盧.罰闍耶帝.摩訶罰闍耶帝.陀囉陀囉.地唎尼.室佛囉耶.遮囉遮囉.摩麼.罰摩囉.穆帝隸.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囉參.佛囉舍利.罰沙罰參.佛囉捨耶.呼嚧呼嚧摩囉.呼嚧呼嚧醯利.娑囉娑囉.悉唎悉唎.蘇嚧蘇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馱夜.菩馱夜.彌帝唎夜.那囉謹墀.地利瑟尼那.波夜摩那.娑婆訶.悉陀夜.娑婆訶.摩訶悉陀夜.娑婆訶.悉陀喻藝.室皤囉耶.娑婆訶.那囉謹墀.娑婆訶.摩囉那囉.娑婆訶.悉囉僧.阿穆佉耶.娑婆訶.娑婆摩訶.阿悉陀夜.娑婆訶.者吉囉.阿悉陀夜.娑婆訶.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訶.那囉謹墀.皤伽囉耶.娑婆訶.摩婆利.勝羯囉夜.娑婆訶.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南無阿唎耶.婆嚧吉帝.爍皤囉夜.娑婆訶.唵.悉殿都.漫多囉.跋陀耶.娑婆訶。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遍)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往生咒(三遍)

  南无阿弥多婆夜 哆他伽哆夜 哆地夜他 阿弥唎都婆毗 阿弥唎哆 悉耽婆毗 阿弥唎哆 毗迦兰帝阿弥唎哆 毗迦兰哆 伽弥腻 伽伽那抧多 迦隶莎婆诃

   南无甘露王菩萨摩诃萨(三称)

五、请圣

  香花迎 香花请(先捻香三炷、然后手持香花供碟迎请)

  弟子○○、一心奉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佛法僧三宝。(三请、更执手炉仰白。无手炉则合掌)

  十方三宝、释迦本师、弥陀慈父、宝胜如来、观音菩萨、流水长者子、天台、永明、莲池诸大士等。惟愿慈悲证知护念、今有水中陆上空飞诸众生等、为他网捕、将入死门、弟子○○等、发慈悲心、修菩萨行、赎其身命、放使逍遥、承顺大乘经典、代为忏悔、(僧用)授与三皈(俗用)代受三皈、称扬十号、及说十二因缘。但以此类、罪障深重、神识昏迷、不能了知、方等深法。仰乞十方三宝、威德冥加、哀怜摄受、令其开悟、早得解脱。佛子,念汝多生业重,堕在畜生,今为汝等,对三宝前,发露罪愆,汝当至诚,随我忏悔。

六、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今对佛前、一切罪根)皆忏悔(三遍)

  罪将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三遍)

南无求忏悔菩萨摩诃萨(三称)

七、皈依

  诸佛子、汝等不闻三宝、不知皈依、所以轮回三有、堕畜生身、我今为汝、(僧用)授与三皈法(俗用)代受三皈法、汝今谛听、诸佛子等。

  皈依佛┌皈依佛两足尊┌皈依佛不堕地狱

  皈依法∣皈依法离欲尊∣皈依法不堕饿鬼

  皈依僧┘皈依僧众中尊┘皈依僧不堕畜生

  皈依佛竟 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三说)

  诸佛子等,皈依三宝已,我今更为汝说十二因缘生相灭相、令汝了知生灭之法、悟不生灭、同于诸佛、证大涅槃。生相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灭相者,所谓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无明无性,本是诸佛不动之体,汝等执著,妄起无明,譬如病目,见空中花。既知是已,无明即灭。佛子、再为汝等、称四弘誓愿、令汝得闻、依法发愿、依愿修行、汝今谛听。

八、发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三遍)

自性众生誓愿度 自性烦恼誓愿断

  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 (三遍)

  ◎(此时打大磐一下、长跪合掌、然后压磐、接念)

九、称赞如来名号

  诸佛子,我更为汝,称赞如来吉祥名号,能令汝等,永离三途八难之苦,常为如来清净佛子。

南无多宝如来 南无宝胜如来南无妙色身如来南无广博身如来 南无离怖畏如来 南无甘露王如来 南无阿弥陀如来(三遍)

十、放生

  诸佛子等,此七如来,以誓愿力,拔济众生,三称其名,千生离苦,证无上道。惟愿汝等,既放以后,永不遭遇网捕吞杀,获尽天年,速生净土,见佛闻法,授菩萨记,转化众生。更愿放生弟子○○等、三障蠲除、福慧增长、三学增明、行愿宏固、自修定慧、为度众生、救护众生、常如己想、毕竟今生、得生安养、见阿弥陀佛,证无生忍,分身尘刹,尽未来际,广度众生。并愿捕生人等、回心向善、解冤解结、救世救生、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同得解脱,共证真常。(打大磐,拜下。起立后,压磐。举唱)

十一、唱赞

胎卵湿化 多劫沉迷皈依三宝发菩提 笼网捕免离海阔天飞 随佛生西天 南无生佛界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十二、念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击楗槌,众随同念。)

十三、洒水

南无阿弥陀佛(主法者持水盂,以杨枝净水,沾洒所放众生身上。)

南无观世音菩萨(三称)

南无大势至菩萨(三称)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三称)

十四、回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放生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全)

附录

  一、简略行法 可摘用仪规中一、二、三、四、七、八、九、十、十二、十三、十四依法行之。情形急促者,可取四、七、八、十二、十三、十四即可。

  二、随时放生 已依仪规放生之后、有续至放生者、则依下例之法行之。

  先持大悲咒一遍、次为受三皈、念弥陀圣号、洒水放之、不可延迟、以致损丧鸟鱼生命、不可不慎。又若过早携生物来者、亦当依上法随时放之、不必等齐。

  三、仪规中诸大士放生因缘

  甲、流水长者子《金光明经》云、无量劫前、世尊行菩萨道时、为流水长者子。出见十千游鱼、困涸水中、将欲危毙。乃用二十大象、负囊盛水、倾注得活。后为称宝胜如来十号、说十二因缘法、鱼寻命终、脱畜生身、生忉利天。

  乙、天台智者大师隋天台山智顗大师、炀帝号为智者、师曾凿池劝人放生。历代大德、多有此事、今之西湖乃大师所创古放生池也。

  丙、永明延寿禅师五代时、吴越王镇杭、师为余杭县库吏、屡以库钱买鱼虾等物放生。后坐监守自盗罪、法当弃市。及将临刑、王颇知其放生、故谕刑官、观其辞色以覆。师临死地、面无戚容。人怪问之、答云、将生极乐世界、岂不喜乎。王闻而释之。师乃出家为僧、克勤修持、得成道业。后有僧入冥、见阎罗王时时出座、礼一僧像、问之、则永明寿禅师也、谓已生西方、上品上生、王敬其德、乃时礼耳。

  丁、莲池大师 明莲池大师、立放生池于上方长寿二处、着《戒杀放生文》、流通天下、迄今三百余年。景仰高风、慈济物类之缁素,不可胜数。

 

《放生诗》十二首

 

一、唐 白乐天

  香饵见来须闭口,大江归去好藏身;盘涡峻激多倾险,莫学长鲸拟害人。

  二、唐 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新;劝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三、唐 杜甫

  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

  四、唐 陆甫里

  万峰回绕一峰深,到此常修苦行心;自扫雪中归鹿迹,天明恐有猎人寻。

  五、宋 陆游

  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

  六、宋 陆游

  惜身谁肯轻伤发,止杀先从莫拍蚊;老负明时无补报,惟将忠敬事心君。

  七、宋 陆游

  晨兴略整案头书,日入庭花始扫除;未免叮咛惟一事,临池莫钓放生鱼。

  八、元 赵松雪

  同生今世亦前缘,同尽沧桑一梦间;往事不堪回首论,放生池畔忆前愆。

  九、蓉湖愚者

  万物伤亡总痛情,虽然虫蚁亦贪生;一般性命天生就,吩咐儿童莫看轻。

  十、明 陶望龄

  物我同来本一真,幻形分处不分神;如何共嚼娘生肉,大地哀号惨煞人。

  十一、代牛乞命诗

  耕烟犁雨几经年,领破皮穿未敢眠;老命自知无足惜,前功还望主人怜。

  十二、释愿云

  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开示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它消灭。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功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上一篇:戒杀四十八问
下一篇:戒杀放生因果故事05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