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综合资源>>健康素食>>“苦夏”到底是不是病
“苦夏”到底是不是病
2009年06月08日15:34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1464 字体: 繁體

 

  虽然未进入盛夏,但连日来的高温天气却让沈城人感受到了炎热之苦。不少人食欲减弱,身体疲倦,整天没精神,甚至体重减轻,体质也有所下降,出现“无病三分虚”的现象。用一些人的话讲:“这叫苦夏。 ”
  那么到底什么是“苦夏”? “苦夏”是不是病? “苦夏”的人该如何调整呢?就此,记者采访了辽宁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樊旭。
  “苦夏”症状轻者不需治疗
  “苦夏”所带来的一系列食欲减弱等症状,到底是不是一种病态呢?需要去医院就诊吗?又有没有必要吃药呢?
    对此,樊旭表示,“苦夏”就是指在进入夏季后由于气温升高,出现胃口下降、不思饮食、进食量较其他季节明显减少,并伴有低热(体温在37℃-37.4℃之间波动)、身体乏力疲倦、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低和体重减轻的现象。
  中医认为,春夏两季为养阳气,人体内脾胃中阳伏跃于体表,而致体内阳气不足,阴气相对过剩,为阴虚状态,因此导致胃口下降,不思饮食。“苦夏”其实并不是病。通常,症状较轻的人无需治疗,但是如果出现了中暑症状,则需要治疗。如果达不到中暑的程度,但是“苦夏”症状又比较明显,影响了工作的人,可以从饮食、睡眠等各个方面进行科学调整。
  樊旭说,当出现了“苦夏”症状后,市民们不用针对每一个症状来分别调节,只要调节自身的不均衡状态就行了。
  首先,心情要平和,著名古代养生家嵇康说:“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 ”
  其次,就是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也是战胜炎炎酷暑的一个法宝。夏季昼长夜短,燥热难当,睡眠不好,也会让人心烦意乱,精神不振。因为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睡眠质量的好坏,对解除“苦夏”的困扰也是十分重要的。
  要保证夜间睡眠,“夜卧早起”,即晚睡早起。这里的晚睡早起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晚上10时入睡,早上5时30分起床。这样安排,最能养阴,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此外要及时增加午睡。午觉只需在午时(上午11时-下午1时)休息30分钟即可,休息好,下午的精力才能更加充沛。
  还有,睡前可吃一点养心阴的东西,如冰糖百合莲子羹、小米红枣粥、藕粉或桂圆肉水……因为人睡觉后,心脏仍在辛苦地工作,在五脏中,心脏最辛苦,所以适当地补益心阴将有助于健康。
  吃凉食反会加重“苦夏”症状
  许多人认为,为了对付“苦夏”,应该多吃一些凉快的东西,于是便用冷饮来降温,或是喝凉啤酒,吃一些寒凉的东西来使身体感觉凉爽一些。其实,这些做法反而会加重“苦夏”的症状。
  樊旭说,夏季里,除非是一些心火非常旺盛的人可以适当吃寒凉的食物,一般人应该忌寒凉,少食生冷、油腻食品。
  中医认为,暑湿为阴邪,易伤人脾阳。脾性喜燥而恶湿,脾阳为湿所困,则会出现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表现为纳谷不香,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湿困脾阳症状。因此夏季要少吃生冷食物,少冷饮,特别是冰。
  尤其是老人和孩子。老人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已逐渐衰退,小儿、儿童消化机能尚未充盈,在夏季又要受到暑热湿邪的侵袭,影响了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如吃生冷食物、饮冷饮,就会损害脾胃之阳气。生冷食物是寒性食物,寒与湿互结,就会使脾胃受损,导致泄泻、腹痛之症的发生。
  有些人可能会说,喝完凉啤酒后,当时并未出现腹泄和胃肠不适。其实很多人往往三两天后才出现类似症状,但是这些人通常不会联想到是此前喝凉啤酒所致。
  进补对安度“苦夏”挺重要
  另外,有人认为,天气这么热,是不是就不用再进补了,如果再补的话,会不会上火?其实,夏天进补是很必要的。樊旭说,夏天的进补会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补得好,不仅可使人们安然度夏,而且还会使机体做好换季的准备,在秋凉渐近时,生物钟丝毫不受干扰。但倘若不懂补的原则,方法错误,却又会适得其反,成为影响健康的不利因素。那么,应当如何进补呢?
  中医根据采用不同性质的食物或中药进行补益的方法,可以分为平补法、清补法、温补法及峻补法等四种主要的进补方法,夏季则宜选用清补的方法。
  夏天,人们出汗较多,气随汗泄,常以气虚津亏为多见,表现为短气乏力、倦怠懒言、口燥咽干、头晕眼花、手足心热、便干不畅、舌红少苔,脉细无力而稍数。如有必要药补,需在中医的指导下,选用一些益气、生津的滋补品。一般家庭进补应采用食补。夏天应以素食为主,注意饮食的科学搭配,适当增加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鱼、肉、蛋、豆类,多喝些荤素搭配的汤类,多喝些粥(如绿豆粥、赤豆粥、冬瓜粥等)。平时,多吃些水果,自己也可以做些清凉而有营养的饮料,如百合汤、莲子汤、绿豆汤、红枣米仁汤等,常喝必大有裨益。总之,夏令进补当清补。
  现介绍两个适合于夏季进补的小验方:
  平素体虚,夏日有倦怠乏力、心悸气短、精神萎靡、口渴多汗、口燥咽干者,用西洋参5克、麦冬5克、五味子3克、大枣5枚,用水煎代茶饮。有益气滋阴、生津止汗的功效。
  夏季脾虚泄泻,有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肠鸣泄泻者,用生晒参5克、白术5克、茯苓5克、甘草3克,水煎分早中晚服。有健脾益气、补虚止泻的功效。
  “苦夏”需吃“苦”
  但胃病患者不宜多吃
  记者:夏季多吃苦瓜这类清水的食物是不是比较好?
  樊旭:夏天可以适当吃些苦味食品,能清心除烦、醒脑提神。现代营养学认为,苦味食品中所含有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
  如:苦瓜、苦菜、菊花脑、茶叶等苦味食品。中医认为,苦瓜又称为凉瓜,性寒味苦,入心、肝、胃经,功能清暑涤热,明目解毒。《滇南本草》说它能“泻六经实火,清暑,益气,止渴”,还说它“治丹火毒气,疗恶疮结毒”;《泉州本草》认为它“主治烦热消温引饮,风热赤眼,中暑下痢”。
  但是提醒大家的是,吃苦味食品也不宜过量,因为多食苦易伤肺。过苦还易导致腹泻、消化不良等症,尤其是胃病患者不宜多食苦味。
  记者:以前有专家提出,正常人每天饮水在1500毫升为宜,您为什么提出要饮水2000-2500毫升呢?这个量会不会过多呢?
  樊旭: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正常人通常情况下每天应该饮水1200毫升。但是夏季,由于容易出汗,人体水流失得会比较多、比较快,因此主张每日饮水2000-2500毫升。这个量,还包括新鲜水果中所含的水分,因此在计算时还要将每日所吃水果所含的水分包括进去。
  除了多喝白开水,多吃新鲜水果,由于夏季人体盐分也流失较多,因此夏季还主张喝些淡盐水或糖盐水,另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饮料或运动饮料。

 

上一篇:小满节气冷暖无常要重养生
下一篇:剩饭剩菜 吃还是不吃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