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的特产米粉,当制成时剪断的一刹那,米香四溢。记者彭芸芳/摄影
大环境萧条,新竹市的特产米粉却逆势大涨,近3三个月订单激增,外国订单较去年同期多三成,往年此时米粉产制已进入淡季,但今年天天加班,业者表示,主要是拜汇率差之赐,此模式可供其它产业参考。
新竹市佛祖牌米粉负责人曾焕贤表示,元旦前至今,工厂生产线完全没休息,最近员工都说太累了,仓库完全没库存,一做好就包装马上出货,外国订单下得又急又多。
新竹市米粉公会理事长蔡胜兴表示,外销订单多了三成,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和香港,客户用美金下订,因为台币的汇率差,同样一箱米粉,对客户而言,比以前便宜了100元左右,整个货柜来算当然是省得多,所以都趁机赶快下订,甚至把下一季的出货量都要求先出。
这样难道不会担心下一季就没订单了吗?蔡胜兴说,并不会,因为景气不好,大家出手不再大方,便宜又大碗的米粉再度受青睐,举例而言,新竹市的古奇峰清泉寺以前会送香客每人一包核桃糕当伴手礼,价格较贵,现在改成送米粉后,意外的受欢迎,香客反应既有地方特产的代表性,又很实用,吃得也健康,所以清泉寺一再加货。
外国的情形也类似,低价高质量的米粉成为一般民生食用的佳选,送礼也很体面大方,很多华人的社团都大量订购,素食团体尤其热爱。
曾焕贤说,景气不好,大家节衣缩食,“吃不起鱼翅,米粉的口感也差不多,而且更环保、更健康。”
蔡胜兴说,景气愈是不好,大家愈可能回头吃传统食物,回忆儿时的滋味,向往美好的生活;米粉没有添加物,且近来推动标章制度,大陆和菲律宾的低价劣质米粉已无法同竞争,加上汇率差的效应明显,贸易商是很敏感的,这样的行销模式可供其它产业参考,能活络经济,降低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