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学习园地>>佛学知识>>在家学佛如何课诵、如何礼佛
在家学佛如何课诵、如何礼佛
2007年07月26日16:58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1103 字体: 繁體

        课诵的原则,以定时做定课为主。内容应该包括供养、礼拜、禅坐、持名、读 诵、发愿、廻向等。

  所谓供养,是在佛前摆设香、花、灯、果、净水和食物。如果条件许可,应当 每日换新,保持鲜度;否则亦不当有腐烂、污染、凋谢等的现象发生,以维持佛前的整齐、清洁和庄严为原则。

  所谓定时做定课,是指在每天的同样时段,做同样的功课。最好是选择头脑清楚、身心舒畅的时段做课诵。通常是以清晨起床,盥洗之後,早餐之前;或晚餐之後,休息一段时间,就寝之前,为最好的两个时段。两个时段加起来,每天至少需 要一至两小时;但也不需要超过四小时,否则课诵时间太多,会影响平常的家庭生 活及工作。如果情况特殊,也可以选定上午或下午的任何一个时段,来做定时的课诵。

  课诵叫做恒课,又叫日课,就是每天必须有的修持活动,不能间断。它的作用相同於每晨起床後要漱口、洗脸、饮食、洒扫庭院、大小便利一样,是保持身心平衡,也是修身养性、警策精进的生活方式。修行的目的不在於形式,形式却能够帮助我们达到身心安定、健康、幸福的目的。除了自我的修练和反省,也有诸佛菩萨和护法龙天的加被与护持。

  课诵的项目可多可少,只要每天相同即可。内容可依时间的长短及个人的喜好 而有所选择,但是供水、献香、礼拜则不能缺少。个人课诵,不一定要用鱼磐等法器,亦不一定要会梵呗。若不致打扰他人,可用小鱼。在献供及顶礼三拜之後,早 上诵「大悲咒」三遍至七遍,「心经」 一遍,三称摩诃般若波罗蜜,然後念阿弥陀 佛或观世音菩萨四十八或一百零八遍,再念普贤菩萨十大愿或四弘誓愿,最後是三皈依,唱廻向偈:「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灾障悉稍除,世世常 行菩萨道。」然後顶礼三拜,课诵完毕。

  晚课应该是在下午或者是晚餐之後,同样供养、礼拜,然後诵《阿弥陀经》或 「忏悔文」 一遍,也可以只诵「大悲咒」七遍,念「心经」一遍、「往生咒」三遍,念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圣号四十八或一百零八遍,接著四弘誓愿,普贤警众偈 ,三皈依,廻向偈:「愿以此功德,廻向诸众生,解脱三界苦,皆发菩提心。」顶 礼三拜,晚课即结束。

  因为课诵的人,速度有快有慢,有的会唱,有的不会唱,除非环境许可使用法 器唱诵,否则不用法器,念诵即可。经咒的遍数也以快慢不等而酌量增减,以配合时间为宜。

  如果时间允许,可酌量延长至四十五分钟或一个小时。在早课之前,晚课之後 ,亦可增加静坐时间二十五到三十分钟。最好能够向正统的佛教静坐老师学习安全的静坐方法。否则也得把姿势坐正,身心放松,默念佛菩萨圣号,一心专注,不急 不缓。如果不习惯静坐,也可采用礼拜的方式,以定时或定数礼拜佛菩萨。以无所 求之心礼诵和静坐,是最正确和安全的;否则容易引起幻象、幻景、幻觉,而引发身心的障碍。真正的修行是没有条件的,当然,它是有目的的,而修行的本身就是 目的。

  如果仅愿把课诵时间加长,而无意静坐或增加礼拜的次数,则可以在早课的供 养、礼拜之後,加诵「楞严咒」及十小咒;晚课的供养、礼拜之後,加诵《普门品》。或者增加「大悲咒」的持诵遍数至二十一或四十八都可以。
                                                                                    
  如果居家无事,也可以在白天任何一个固定的时间,礼拜经典。拜经的方法, 也是先做供养,然後一字一拜,每拜一字应念两句拜经词,例如:拜《法华经》时 ,每拜一拜,当念「南无妙法莲华经,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如拜《华严经》,则念「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南无华严海会佛菩萨」。如拜《金刚经》,则念「南 无般若波罗蜜多金刚经,南无般若波罗蜜多会上佛菩萨」。如拜《弥陀经》,则念 「南无佛说阿弥陀经,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如拜《普门品》,可有两种念法:第一因为它是《法华经》的一品,因此比照拜《法华经》的念法;第二则念「南无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如拜《地藏经》及《药 师经》,即可以此类推。

  拜的时候,通常是用黄纸条或檀香,用大字的经本,逐字逐字地移动,拜到一定的经文与段落,或者是用笔记下所拜完的经文,或者用纸条夹在那一段、那一个 字之处,预备下一次继续礼拜。但是每次拜完之後,经本必须盖上,不得散置或敞 开。拜完一部经,还可继续拜同一部经,乃至发愿拜上几十部、几百部、几千部,或是终身礼拜同一部经,拜得越多越好。

  课诵之前、或者是发愿课诵、拜经之前,可以有目的而为,或是为了祈求现实 或来世的利益,乃至为了成就什么功德;做完课诵之後,也可以发愿祈求你所希望达成的愿望。但在课诵时,应当专心一意於课诵,不得有任何祈求的念头。最好的 态度是,但为众生离苦得乐,不为自己有所祈求,那就是菩萨道的修行态度。其实 不为己求而修行,才是最大的功德。
上一篇:礼佛的好处
下一篇:一法印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