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综合资源>>健康素食>>食存五观
食存五观
2008年03月18日09:46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644 字体: 繁體

 欲明观法,先知大纲。“五”即所观之境,“观”即能思之心。境事是别,略列五种,心观该通,无非厌治。以通贯别,涩所合称,故云五观。然心随境起,境立心明,故今论觐,伹分前境,境虽右五,总为束三:初即观食,二是观身,三并观心。从疎至亲,观法次第,凡临供施,历观此五,妄情暂伏,司别进。

  不然、纵毒即是秽因,殃坠二涂,终因一食,可不慎哉!毋论利根,谓摄心成熟者,故能随事观察,不容遗忘;铉根反此,非力分故。今多食前作观,但从钝法,不妨智土,自通始终。然则,腹之患,为害颇深,适意片时,招殃累劫。应知三毒郎是三途故。当对事防心,不啻临深腹薄,故业疏云:大丈夫既不能这大过,岂为一之食而陷没耶?所为极弱矣。慈训深切,学者尚复自欺耶?呜呼! 

  内外资绿便利睡卧等,括尽日事,皆须摄心,有犯并须责心。故知真出家人,无时忘念。此制微细,逗彼上根,未世下愚,故非力分·准如母论,灰食作观,利根主人,著著,钝根总作一念。然须励行,望上增修,未可白屈,甘为下根,便郎纵怠,故当勤策,准此摄修,是则出家不徒然矣。毋论下引证,入人非唯少时,四事通观不独饮食。不函舌,彼云:受人信施,不如法用,放逸其心,废修道业,入三途中受苦故。若小受苦报者,食他信施,食即破腹出,衣则离身等。
上一篇:略说佛教医疗学
下一篇:动物也有心理和感情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