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学习园地>>佛学知识>>“佛教是讲诸法性空的虚无主义。”这话
“佛教是讲诸法性空的虚无主义。”这话有道理吗
2007年07月25日10:19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983 字体: 繁體

        大乘佛教讲“空”,但“空”的含义是什麽,不但教外之人不了解,教中一般人也只能从字面上粗浅地理解,难以掌握其真正的意思,甚至,连那智商较高的小乘人也不理解“空”的究竟意义。因此,很多只从字面上了解佛教的人,甚至许多学术界人士,都认为佛教是是“虚无主义”,这种看法,由来已久,不足为奇。正因为“空”的意义深奥难解,没有相当高的慧根悟性的人,对“空”的意义容易产生误解,堕入顽空,导致否定因果业报、善恶和三宝的作用等而反造恶堕之业。故对慧根低下思想不成熟的人,说空也是违犯菩萨戒的。为了消除对佛教教义误解,对“空”作一简明介绍。
  佛教哲学将一切事物,即万法,分性相两个方面:“性”是事物的自性,“相”是事物的现象,现象就是世俗智能认识到把握到的事物的表面现象。“自性”是经过理性思辨才能认识的东西。佛教中世俗智所认识到的事物,称作俗谛,圣智和思辨所认识到的事物的自性称作理谛或胜义谛。事物的现象或现象事物,按世俗智的标准,全部承认其有,事俗谛如三界六道,器世界和六道众生,苦集灭道,生死论回,业力受生,因果报应,世间法与出世法等等,不能说它不存在(“自性”、“自我”在内,在世俗谛中无法否定它的实际存在。若不承认世俗谛事物的存在,就会堕入否定一切的顽空,这是佛家最反对的。事物的“自性”有两种,一种是世俗习惯上的称谓的“自性”如人、动物、山、水、树木、房子等等,都有它各自的“自性”,因为有这种物自性,才不至於相互混淆,才各具不同的形象和作用。对这类“物自性p教从来不否定,那麽“空”是指什麽呢?是指一种“特殊自性”的“空”。“特殊自性”是指一种不依赖任何别的事物的单一、独立、自在的物我自性。这种“特殊自性”观念是一种无明形成的虚妄观点,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的自性。实际情况是,包括物质和精神意识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是众缘和合形成的现象----即“缘起”。既然一切事物都是缘起之物,怎麽会有不依赖众缘的单一独立自在的自性呢?既然没有单一独立自在的自性,这“自性”不就是“空”吗?---这就是从思辨的方法认识的“缘起性空”之理,但从思辨的角度认识的空,不是理谛“真空”,而理谛的真空是开悟后的圣智的直觉经验,不是空有的对立,而是“空”就是“缘起”、“缘起”就是“空”的空有统一境界,这是思辨智慧无法解决的一个难题,性空的难悟也正在这里。总之,“缘起性空”即不是外行所理解的“虚无主义”,也不是思辨性的色空彼此不能相容,而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色空为一体的直觉经验。
上一篇:佛教如何看待死亡
下一篇:“宗教都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东西。”这话有道理吗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