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综合资源>>健康素食>>佛教养生
佛教养生
2007年09月19日09:27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1234 字体: 繁體

现代人类社会,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对自身的生存状态也重视起来,尤其是健康状况.而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单位的、情感的等等方面压力,使我们的情绪时好时坏,疲于奔命,它带给我们烦躁、急功近利、感官刺激、忧郁压抑,自我封闭乃至生命的夭折。而通过对佛文化的了解,又可以使我们获得快乐、安逸、坦然、安详、健康。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就养生而言,概括为<五福>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如何获得五福是佛教养生的核心思想,可以归结为以下两方面。
1,断绝妄执之心.就是说要色空,色空指物质现象和自性空,也就是说世界上不存在永恒的事物和现象,一切都在变化,是无常的.认为妄执之心是人生诸种烦恼的根源。
2,慈悲心,佛教认为,以众生之苦为苦,修无量功德,身体健康,是最有价值的人生。

    佛教思想能启沃善心,开发智慧,增进健康。另外还有一套独特的修炼方式------禅定修持.本书着重介绍了从佛教的观点来看疾病的产生,预防,治疗,同时结合中西医的观点,作为参考.

佛教养生歌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烦恼以忍辱为第一,是非以不辨为汤药,
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语言以减少为直捷,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实,
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以肃穆为庄严,
凡是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礼,
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唐。百丈禅师
上一篇:佛教与疾病的治疗
下一篇:日常起居最忌六件事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