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定于足跟内侧,上身伏向前,约45°角,此时是—丹田用力">
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综合资源>>健康素食>>拜佛与医学19
拜佛与医学19
2007年09月04日12:45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1576 字体: 繁體

拜佛与医学19

道证法师编述

 

各‘分解动作’之佛法涵义及医学原理

 

[十五]为什么要俯首、伸手、迎接佛?

 

 

坐定于足跟内侧,上身伏向前,约45°角,此时是—丹田用力。(小腹向下贴近鼠蹊部)(头、肩放松)两手相尖,轻触于中线上,俯首,视力集中。

(另有一法:二手指相叠于中线,右在左上。)

 

一、佛法方面涵义:

 

1、伸手迎佛:代表背尘合觉,澄浊返清,与佛相应。

 

2、保持俯首(不可中途仰头),表一路恭敬,谦卑到底,才能相应。

 

3、坐定,保持重心不动(在跟中),表一路观心、安住心、不动不转。

 

4、两手伸向中心线↗∣↖,代表—‘向中道’,两手相触于中线上。手‘直’而且‘柔’,代表‘直心,柔软心’。且手指整齐并拢—代表一路摄心不散。

 

5、二肩拉开:表‘开心’。

 

二、解剖生理方面涵义:

 

1、俯首:如上已述。

 

2、坐定,‘丹田’向下使力,使上身略向前倾45°。(注意非上身载力)(上身松柔软)。

 

3、脊向后圆拱,尤能拉开腰荐关节。

 

4、肩放松,而拉开,手尽量向前方中央伸出(柔软、不僵硬,而又能直),尽量拉开肩、腋窝。(伸手至有拉动肩胛骨之感)(手先伸直,做下一动作—趴下撑肘,才能充分拉开腋下、及肩周围各肌肉,疏通血脉及腋下淋巴)。因腋下有很多淋巴结,须要舒展运动,使令流畅疏通,才能清除废物,加强免疫力。(淋巴结负责过滤、抗菌、消毒。)

 

此图是去掉胸、腋、手之部份皮肤和皮下脂肪,显示出腋窝、胸壁和手臂‘表面’的‘淋巴结’和‘淋巴管。’

 

这只是大略表示‘表浅’部份,‘深部’的淋巴更复杂(省略)。

 

这些淋巴结,收集上肢,胸部外侧及乳房来的淋巴液(淋巴液,前已介绍),而由锁骨下干,回收入静脉。

 

·因‘腋下’的部位,平日都被夹住、压迫,很少舒展活动,尤其肩膀常紧张者,压力更大。压力大时,当然阻碍这种‘逆地心引力’而向上之回流,故不利于血液、淋巴之疏通。

 

此及下一动作(撑肘、趴下),予腋下最大舒展空间—不但利于淋巴、静脉回流,且利于腋动脉之输出。

 

 

 

 

注意:肩、手勿僵硬紧张,手放柔软些,(力在丹田)。

 

未坐定,上身吃力,仰头压迫颈椎神经血管,令手僵紧、曲折。

上一篇:拜佛与医学20
下一篇:拜佛与医学18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