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品佛楼的主要特征是:共7间,包括楼上、下两部分。明间上供宗喀巴大师像,下供佛龛、塔或旃檀佛像;左右两边各3间,是六品间,楼上分别供奉各部经典所出诸尊及法器,楼下各间供各式佛塔一座。
六品佛楼是清宫重要的一组建筑,从乾隆二十二年至四十七年间(1758-1783年),清宫先后修建和装修的六品佛楼达8处之多,其中紫禁城内有四处:建福宫花园内的慧耀楼,中正殿后淡远楼,慈宁宫花园内的宝相楼,宁寿宫花园内的梵华楼;长春园有一处:含经堂西梵香楼;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有三处:珠源寺中的众香楼,普陀宗乘之庙大红台西群楼,须弥福寿之庙妙高庄严西群楼。
这8座六品佛堂相继建成,不仅形成了形式各异的六品佛楼布局,而且内部陈设也形成了一套模式,加快了六品佛楼的建设。可惜其中多数已经面目全非,不为人知,或者夷为平地,被人遗忘。通过文献档案恢复其本来面目,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