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佛学文库>>佛教概况>>灵山胜境
灵山胜境
2009年06月18日15:16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2141 字体: 繁體

 

  蜿蜒的太湖大道如同一条玉带把太湖紧紧的揽在自己的怀抱里,湖中泛起的浪花一次次的亲吻弯曲的堤岸,一如快乐的孩子向母亲倾吐着自己的心声,述说着自己的感受。我们的车行驶在太湖大道上,车上的玻璃窗阻挡了凛冽的寒风,但是丝毫没有阻隔浩淼的太湖带给我们的遐想,似乎我们依然徜徉在煦煦的湖风中,那样的凉爽;似乎我们依然可以嬉戏在清澈湖水里,是那般的心旷神怡。听说灵山大佛已经扩建了二期和三期工程,今天我们和二哥的全家慕名而来的。 

  据说,当年秦始皇策马在灵山留了神迹,相传得名为马迹山。马迹山中的祥符寺是太湖沿岸众多寺院中鼎鼎有名的,不仅风光绝佳,而且香火旺盛。唐朝贞观年间,天下太平,佛教盛行。马迹山人杭恽随唐高祖平定天下,因他在长安做官时就与大恩寺的玄奘法师交好,杭将军看破红尘,回家养老。此时玄奘法师西行到天竺取经。玄奘从天竺归来后,欣然坐船前往马山拜访杭将军。一路上玄奘法师看见冠嶂、秦履几个山峰,层峦叠翠,欢喜的不得了。行至秦履峰东南侧,这里是杭将军家传的山地,玄奘法师一看,大觉惊奇,此地左右各有一山,中间更有一山,山形十分奇特。左边是青龙山,右边是白虎山,中间乡野人唤作背山。法师大喜说:“此地地形十分神奇,很像贫憎前往天竺取经时所见到的佛祖讲经的灵鹫峰,不过比那圣山小,我看就叫小灵山吧!” 

  1994年赵朴初老先生第一次踏勘小灵山祥符寺遗址时,就以诗的形式确定了兴建灵山大佛的规划。赵朴老认为,神州大地上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上应分别有五尊大佛,当时南方有天坛大佛、西方有乐山大佛、北方有云冈大佛、中央有龙门大佛,唯独东方没有大佛,赵朴老在察看小灵山后,欣然选址在这里建造一座东方的灵山大佛,以此完善在佛教上的“五方五佛”理念。也许是历史的渊源,也许是佛法的显灵,灵山大佛从开始建造时就凸现出神奇和魅力。1994年10月20 日,灵山大佛的奠基大典在马山祥符寺旧址小灵山隆重举行。19日深夜,大雨下个不停,请柬全部发出,时间不能更改,组委会为了确保奠基仪式如期举行,准备了一万多只草包,还有大量的雨具。大家脸上一时愁云密布。也许是人们的虔诚感动了神灵,第二天一早,浓云退去,9点钟奠基仪式开始,晴空万里,内外一片光明灿烂。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畅大法师也嘻嘻称奇昨天大雨是“遍洒甘霖”,今日阳光是“佛光普照”。更令人称奇的是,12点钟典礼一结束,天空中又是乌云翻动,电闪雷鸣。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对灵山祥符寺住持茗山法师说;“印度的灵鹫山我去过,一片荒芜。现在,灵鹫飞到了小灵山,一片祥瑞兴旺。” 

  我们来到灵山大佛的门前,气势宏伟的灵山大照壁展现在面前,刻有“湖光万顷净琉璃”诗句使照壁显得庄重大气,照壁的北面镌刻赵朴老的一首诗句:“昔游天竺访灵鹫,叹息空荒忆法华。不意鹫峰飞到此,天花烂漫散吾家。”字里行间里处处可见他对灵山的赞许和期望。 

  往前缓行,前面就是五智门。五智门造型非常精致,是一座具有深刻佛教文化内涵的大型石牌楼,用去花岗岩石材1000余顿。其南北面分别刻有佛教“六度”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组大字。“六度”通俗的说就是学佛之人达到佛法大智慧的六种行为准则。五智门的门柱由整根花岗岩雕凿而成的,每个石柱上都有一只威武的石狮子。狮子吼叫状在佛教中寓意为法音传播四方的象征。 

  灵山的“阿育王柱”,通高16.9米,重达200多吨,是国内罕见的由整根花岗岩手工雕刻而成的石柱。“阿育王柱”源于古印度,相传与秦始皇同时代的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一生征战杀戮,晚年自感罪孽深重,受憎人点化后皈依佛门,以佛法来教化百姓,为了弘扬佛法,他在各地立石柱,上面刻有经文供老百姓学习,并派遣使臣各国,把佛教传向周边国家。 

  据《本行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一诞生就能说话会走路,他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走了七步,每走一步,地上就开出一朵莲花。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地下,唯吾独尊”。十分凑巧,我们赶上了灵山的“九龙灌浴,花开见佛”的壮观情景。《佛之诞》的音乐在耳边响起,一座含苞待放的巨大莲花铜雕矗立在前方,巨大的荷花由四个威武的大力士托起,底部是白色的圆形大理石水池和九条飞龙。伴随着庄严的音乐声,巨大的六瓣莲花徐徐绽放,一尊高达7.2米全身镏金的金身释迦摩尼太子佛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从莲花中缓缓升起,这时,九龙口一齐喷射出数十米高的水柱,为太子佛像沐浴。在阳光的折射下,一道绚丽的彩虹腾空升起,太子佛像在巨幅的水幕中顺时针环绕一周。顷刻间,广场上人声鼎沸,欢呼声一片,仿佛我们置身于仙境之中,体验着佛光普照。随着音乐声的渐弱,四周的铜凤凰的口中还能潺潺的流出净水,我们也很好奇的用杯子接水,据说喝了这个水,可以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吉祥和平安。 

  再往北行,到了《降魔浮雕》面前。《降魔浮雕》宽26米,高8米,整壁是由紫铜锻造而成,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相传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打禅静思,长达六年苦行。。雕塑中间佛祖端坐,两面分别展示了魔王用权欲、财宝、美色来引诱佛祖,用诽谤污蔑、魔兵魔将恐吓佛祖的场景,佛祖威然不为所动,终于大彻大悟,成为真正的大觉者。据讲解员说,佛祖在修炼时只吃鹿奶和猴奶,浮雕前的几只梅花鹿的铜塑像已经被游人抚摸得发亮。,我让二哥的孙女也骑在梅花鹿的身上,让她幼小的心灵也来感受一下佛祖的超凡的毅力。 

  高达88米的灵山大佛是由1560块青铜壁板拼装焊接而成的,总用铜量达到了700多吨,全部的铜板展开面积达到9000多平方米,焊接它们的焊接缝总长度达35公里。灵山大佛比四川乐山大佛还要高17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立像。我们拾阶而上,看见有三位将近70岁的老人,每跨三节台阶就齐身跪拜佛祖,显得十分的虔诚和执着。我惊奇的是,还有一位奶奶抱着自己未满周岁的孙子,冒着寒风,一路走着,一路说着自己才能听懂的祈祷话语。我情不自禁的走向前去为孩子平整一下小棉帽,生怕他着凉感冒。和他们相比,我实在自惭形秽,还是女儿在背后把我一步一步的推到了顶端。不过我在缓慢的前行中,凝视大佛的眼神,不论你走近走远,或是行左行右,大佛的“眼神”始终是跟随着你,关注着你,难道真是“佛法无边,无所不见”吗? 

  灵山三期位于灵山胜境景区东侧,工程以梵宫为核心,依次为梵宫广场、香水海、曼飞龙塔、五印坛城等佛教文化景观建筑。我们只能观赏梵宫,其他的建筑尚在建设中。 

  远眺灵山梵宫,气势宏伟,与宝相庄严的灵山大佛比邻而立,顶部为错落有致的五座华塔。五朵盛开的金色莲花高耸云端,在阳光下闪烁圣洁的光芒,蔚蓝的天空中行云流走,身后起伏的群山,巍然不动,面对烟波浩淼的太湖,一派祥和安宁的景象。梵宫的华塔表面饰有层层的莲花花瓣,并以纯金贴面,每层均有八片花瓣层层叠加,应和了佛教经典《华严经》中所描绘的“莲花藏世界”的意境。瑰丽璀璨的艺术和独特深厚的佛教文化交相辉映。 

  梵宫内部建筑空间独立且互相贯通,依次分为门厅、廊厅、塔厅和圣坛。整个门厅的主色调呈佛教传统的明黄色,给人以平静祥和之感。汉白玉铺就的地面清新典雅,庄严而古朴,透明的四格天窗与下方的圆坛遥相呼应,柔和而自然。 

  整个廊厅为拱顶结构,高18米,长度近80米,全部采用金丝楠木雕刻而成。两侧12根高大雄伟的廊柱,十二幅名为“世界佛教传法图”的巨幅油画,每幅高达12米 以时间为序列,生动的展示了佛教传播、交流的历史图景以及佛教文化的丰富内涵。廊厅顶部为方形套叠藻井,中央雕刻有立体莲花图案。藻井七种颜色有节奏地变换,映照着四组仕女飞天。飞天仕女,容貌秀丽、体态丰盈、飞袖飘逸、或弹琵琶、或吹箫、或捧香花,栩栩如生,飞之欲出,让人如临仙境。 

  廊厅的中央为穹顶结构,空间高达60米。精美的穹顶装饰令人震撼。仰头望去,幽蓝色的华塔顶盖繁星闪烁,通透而深邃,仿佛置身一望无垠的蓝色苍穹之下,让人浮想联翩,惊诧不已!塔厅里无处不雕花,四周墙面饰有四幅巨型木雕作品,分别以“净、信、孝、和”命名的,形象地展现了佛教信仰的精神内涵。每幅木雕高7.93米。宽4.3米,含义既通俗易懂,又极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廊厅的尽端,以琉璃等珍贵材料打造的镇馆之宝――大型琉璃巨制《华藏世界》,富丽堂皇,光彩照人,璀璨绝伦,营造出佛教构建的宏大浩渺光明灿烂的宇宙境界。此时只见由几位年轻人举起分组的告示牌,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我们纷纷站到了年轻人身后,聆听大法师为我们来者做新年祈福。四周悄然无声,人越来越多,自动的排成了几个纵队,自觉的双手合一,默默的期许,虔诚的祈祷,等待着法师为我们每个人进行的点化。或许在这里我们才能超凡脱俗,我们才能领略清净安宁。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主会场。主会场的建筑面积达3500平方米。剧场上方是高达30米的巨大穹顶,1500盏金光闪闪的莲花灯瞬间依次亮起,七种颜色或螺旋上升或间隔变换,明灯齐聚圣坛,仿佛星光灿烂的天穹,绚丽而又唯美,壮观而又华丽。中间是一个巨大的菩提树,它会在音乐声中缓缓升起,寓意着佛祖在菩提树下苦行的艰难历程,也寓意着成事者需要忍辱负重。中心舞台可依据需求旋转和升降,270度的舞台区域内,一场情景、意境、心境交融的音乐大典《觉悟之路》,演绎了释迦牟尼充满传奇、漫长而艰辛的人生觉悟历程。讲解员告诉我们说,2009年“世界佛教论坛”将在这里召开,这场演出将在“世界佛教论坛”大会期间正式上演,我相信,演出一定会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崭新体验和难以忘怀的心灵共鸣。 

  灵山胜境完整地把释迦牟尼的一生用艺术品美轮美奂的演绎出来,把佛教思想的精髓蕴藏在各个景点中,无论是错落有致的梵宫,还是巍巍壮观的九龙灌浴;无论是矗立的五智门,还是横跨的五明桥;无论是高耸的阿育王柱,还是擎天的大佛,它们遥相呼应,既是一个独立体,又贯穿了佛家的思想精髓。它们如同是洒落在这一片青山绿水中的珍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彩夺目,沁人肺腑,让这一片土地充满了神奇的色彩,让佛教的光辉延伸和升华!

 

上一篇:走进泉州,品味南越风韵
下一篇:缅甸瑞德贡大金塔(仰光塔/祠堂)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