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的时间用于学习
“每天早晨8点半到晚上10点钟,都是我的学习时间。”班禅额尔德尼以轻松的语气说,“不过,这还不算打坐的时间。”他说,这一作息时间已坚持了10多年。在每天10多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中,80%用来学习佛经,15%左右用于学习汉语、英语、书法以及藏语语法和诗学等课程,属于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到5%。
班禅额尔德尼聪颖健谈、思路清晰,性格也十分阳光与随和。“学习知识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他说:“有了知识才能做大事、才能实现梦想。”他崇尚学习,但并不打算“读死书”。他说:“佛之妙法有二——‘教法’和‘证法’。‘教法’就是师傅讲经,‘证法’就是自我修行。前者是理论,后者是实践,两者同样重要。”
年轻的班禅额尔德尼对一切知识都有强烈的求知欲。世界佛教论坛期间,他参加了“众善奉行——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发展”分论坛。这场分论坛的参加者多为当今中国成功的企业领导人。班禅额尔德尼在论坛上并没有发言,但他自始至终都在认真聆听、做笔记。他说,希望能从企业家们的身上学到更多管理学知识。
班禅额尔德尼对语言似乎有特殊的爱好。他跟随一位汉族老师学习英文已有多年,现在每周有三节英语课,每节课一小时。课时不算太多,但由于爱好加用心,进步比较显著。正因如此,他在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式上流利的英语演讲令四座皆惊。“如果有时间,我希望能学更多的语言,这样就可以把佛法弘扬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说。
至于属于自己的不到5%的时间,他说:“主要用于读书和参加体育运动。”他喜欢阅读历史题材的书籍以及优美的汉、藏文诗歌,也喜欢骑马。但由于骑马的机会不多,“我现在每天主要是坚持跑步锻炼身体。”他说。两年前,他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学习书法。“我现在在临摹王羲之的行书。”他说。
露面不多、寡言少语的班禅额尔德尼给外界留下了“神秘”的印象。他坦言:“这是因为学习的时间表排得太满,挤压了外出的时间。”
定期外出了解国情
无论学习时间如何紧张,他仍然每年要排出一定的时间,外出到各省市参观访问,在行走中了解国情。而达到成人年龄的他,需要参加的重要会议及佛事活动也渐渐多了起来。
去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班禅额尔德尼曾在北京雍和宫主持法会,并为遇难者诵经祈祷,为国家祈福消灾。
去年年末,他曾赴湖南参观学习,参观了那里的重要企业、科研机构、文化遗产等。就在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召开的前一天,他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了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0周年座谈会,并用流利的汉语和藏语发言。
渴望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世界是这个年龄的年轻人重要的心理特征,班禅额尔德尼也不例外,但他却比大多数同龄人更早地担当起社会的重任——继承十世班禅的遗愿。
为理想而付出一切
1989年1月28日,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在西藏圆寂。作为其转世灵童,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于1995年12月8日在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坐床继位。
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认为,50年前,西藏实现民主改革之后才迎来了佛法弘扬的好时期。他说:“在过去政教合一的统治下,统治者玷污了藏传佛教的名声。民主改革之后,藏传佛教终于纯凈化。中央政府倡导各宗教及教派之间一律平等、和谐相处,更使西藏的僧人们获得了潜心修佛、自由弘扬佛法的良好环境。”
班禅额尔德尼认为,中国于2006年和2009年两次举办世界佛教论坛,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宗教对话与交流。他说:“在这样的氛围中,我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将不断努力理解和实践佛陀的教导,为佛教信众谋福祉,为国家的统一和昌盛贡献自己所有的力量。”
作为年轻人,他有什么样的梦想时,班禅额尔德尼深情而坚定地说:“我的梦想是世界和平、祖国安定、人民和谐、佛法弘扬。这是我一生的追求,我会为之付出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