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戊子年腊月二十七,一尊香樟木雕高达8米的阿弥陀佛像从苏州请来,安放在口岸重建的东岳庙(古寿佛寺)主殿佛座之上,此刻,鞭炮轰鸣、香烟缭绕,围观的群众额手欢呼,至此,重建东岳庙(古寿佛寺)的一期工程初见成效。
阿弥陀佛传说为西方极乐净土世界的教主,以无尽愿力誓渡一切众生,不舍悲愿,以无量光明照烛行者,业障重罪皆可消减,凡持其名号者,生前获佛护佑,消除一切灾祸业苦;死后更可化生其极乐净土,得享一切安乐。
东岳庙位于口岸南官河西,桥西生产组境内,是早年口岸镇十庙之一。据传,始建于北宋咸平年间,规模鼎盛时有殿宇30余间,庙田99庙。后遭战乱,屡废屡建,现庙内存有清光绪二十一年重修的正殿三间,厢屋两间。建国后,这里仍然香火不断。1990年,被泰兴县政府确定为口岸地区唯一的宗教活动点,每到农历初一、十五,前来烧香礼佛的达千余人。
东岳庙供奉的主佛原为东岳大帝,东岳大帝即泰山之神,本来只是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受祭,由于历代帝王推崇封禅,全国各地礼敬东岳大帝蔚然成风。庙中除供奉东岳大帝外,还有华陀菩萨,很多前来烧香的信男善女都是冲华陀菩萨而来。
相传很久之前,有一农民身染怪病,四下求医均不见效,直落得家徒四壁、坐以待毙。忽一夜,梦见一老者送药而来,来者言称乃东岳庙华陀,前来施药救人。起床后,见门前放有一方药包,煎服后果得痊愈,后该农民寻访到东岳庙,见庙中并无华陀菩萨,便发愿四处化缘,在众乡民慷慨捐资下,为华陀塑了真身。从此,华陀就成了菩萨,与东岳大帝一起被供奉于庙中,成了口岸东岳庙的一大特色,东岳庙也因此名声大振,远近各地来求药问医者日甚,据说不少求医者还真屡有奇效。
1945年,口岸的大殿寺(古寿胜寺)毁于抗日战火,一些无庙可依的僧人和劫后仅存的菩萨都搬入东岳庙,由此,东岳庙加挂了一块古寿佛寺的匾额。此后,口岸东岳庙又叫古寿佛寺至今。原先道教的庙观便演变成佛教的寺院,佛门的和尚从此便长期在此寺安身。
由于长期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到本世纪初,此庙剩余的几间殿宇已成危房,香客只能在庙后临时搭建的只有两三平方的小庙外烧香,天阴下雨时尤其不便。如今,政治清明,百业俱兴,党的宗教政策得以落实,各地一些湮没的名庙大刹都先后重建,于是当地群众强烈要求重建此庙,得到地方贤达的鼎力牵头,组成东岳庙修复领导小组,本人也忝列其间。该庙主殿由扬州大学设计院著名古建专家设计,口岸建安公司栾金山项目经理部精心施工,经过一年半的艰苦努力,捐资群众和单位达2000余人(个),少者捐款五十、一百元,多者十万八万元,终于完成了预定的一期工程。
新庙建在原庙界址内,占地约3亩,结构紧凑,小巧玲珑,又独立自成体系。全庙由主殿、两厢的配殿、山门组成。主殿为单檐歇山顶,高13米有余,东西向明三暗五,长18.6米,南北进深16米,大殿外有宽阔的走廊环绕,双层汉白玉栏杆围绕四周。进入山门,仰视巍峨壮观的主殿,墨蓝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烁光芒,屋顶四边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气象不凡。循着9级台阶进入大殿,端坐在2米多佛座上高达8米的大佛妙相庄严。殿堂两侧的佛台上,预留了安放十八罗汉佛像的位置。殿北侧两角安放华陀和东岳大帝的位置和南侧两角安放钟、鼓的位置也已预留了空间。已经完成主体工程的配殿内还准备祀奉送子观音和财神菩萨。
为什么新建的东岳庙(古寿佛寺)中以阿弥陀佛为主佛,而东岳大帝、华陀菩萨退居其次,又要增加送子观音和财神菩萨呢?这是由于东岳庙又叫古寿佛寺,属佛教寺院,当然应当以供奉佛教的尊神为主,而阿弥陀佛在佛教中是最受人尊崇的,是西方极乐净土世界的教主。此外,该庙系旧庙重建而不是新造,理所当然要保留原庙的传统,给东岳和华陀确当的位置。至于送子观音和财神,由于口岸目前尚没有其专门的庙宇,而求子、求财的信众又多,为满足这一部分群众的需求,于是就辟出专殿,以供奉祀。另外,供奉众佛于一庙,也有便于现时集资化缘,以后广受功德钱之意,这也是重建庙宇时的一种与时俱进吧!
如今,重建东岳庙(古寿佛寺) 首战虽已告捷,但整体工程尚未完成,今后的任务还很艰巨,估计整个工程需200万元,现在也才化缘到120多万,较大的缺口,还望广大信众、热心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慷慨捐资,以共襄口岸宗教史上的这一千秋伟业。(稿源: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