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佛学文库>>佛教概况>>舍利在佛教中视为圣物
舍利在佛教中视为圣物
2009年01月07日08:14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1192 字体: 繁體

 

  舍利在佛教中视为圣物。印度佛教瘗埋舍利的方式是安置于刹中、塔上或塔基下。瘗埋舍利的葬具用函瓶、钵、罐及函棺、函塔等器具。随同舍利随葬的供养品主要是“七宝”:金银、琉璃、车渠、玛瑙、珍珠、琥珀等。《大唐西域记》载:七宝小窣堵波(塔),置如来顶骨。

  舍利安奉于塔中始于八王分舍利之时。塔在印度最初乃是埋藏尸骨的坟冡,释迦涅槃,八王分舍利造塔供奉后,塔才被赋予特殊的含义,成为供奉佛祖舍利的专用建筑物。古印度人一般将舍利置于塔上、刹中或埋入塔基,不筑专用宫室。瘗埋舍利的葬具用函棺、函塔或函瓶,而随葬之供养品主要是“七宝”:金银、琉璃、水精、玛瑙、珍珠、琥珀等。

  公元1世纪前后,印度的塔随佛教一起传入中国后,很快与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与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形成楼阁台榭。上垂相轮九重,下为重楼阁道。这样就成为在多层楼阁上加九层相轮的塔刹。并且因塔设寺,塔寺相依,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特色。法门寺就是这样因塔设寺的典范。《魏书·释老志》云: 凡宫塔制度,就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做至三、五、七、九。

  佛塔传入中国后,舍利的瘗埋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隋之前,大都将舍利放入石函,直接埋入塔基下的夯士之中,河北定县北魏舍利塔,河南洛阳北魏的永宁寺塔,皆用此制。

  隋以后塔基下开始建筑石室、地宫,最初的石室是在放置舍利的石函周围用砖砌成简陋的墓室,只稍拓宽了舍利的放置空间,瘗埋舍利的石函较前期精致,且有多重函、瓶。

  唐时方出现仿墓室地宫,由台阶、甬道、主室构成,而函则有多重,舍利容器发展为银椁、金棺、玉棺等。

  隋文帝仁寿四年诏令全国各州郡建塔时,将舍利盛于特制的盝顶铜盒内,外面为石函,石函的周围砌石或以砖墙护置。函的多少没有定制:大云寺藏舍利,其容器共五重,最内是盛舍利的琉璃瓶,其外依次是金棺、银椁、鎏金函、盝顶石函;庆山寺石函则改为6块青石组成"释迦如来宝帐",内置银椁、金棺和盛放舍利的绿玻璃瓶。

  “地宫”是地下宫殿,这里所说的“地宫”是专指人死后在冥司所居之宫室。

  佛教传入我国后,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逐渐接受了中国的传统习惯,不仅按照中国传统的埋藏方式瘗埋舍利,而且因其是无上圣物,故将舍利安置于塔下宫室。

 

上一篇:武则天敕令第二次迎佛骨
下一篇:舍利的由来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