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的创国者太祖,是有名的佛教护法仁王,他深信高丽的建国是凭仗佛力之故,因此发愿保护佛教,订定信佛事佛的训要。信佛护教,祈求国泰民安,便成为高丽王室的一大传统。其中,为了攘敌救国而雕印的《高丽大藏经》,最具历史意义。高丽时代常遇外敌入侵的窘局,因此常以建寺、举行法会等各种佛事为国祈福消灾,这是“祈福禳灾,镇护邦国”的国家思想形成的原因。另外,对僧尼的统理政策,除承继新罗时期的僧官制度外,还仿照进士科举制度,遴选优秀僧侣授予僧阶。 高丽佛教发展大致上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是高祖至肃宗时期(九一八至一一○五)。此时中国佛教仍继续传入朝鲜,同时深入普及于社会,华严、法相、禅宗法脉持续,国师大觉义天由宋回国后,成立天台宗。中后期:自睿宗即位后形成的民族佛教。主要是指智讷所创的曹溪宗禅法,本宗成立后,广为高丽人民所接受,不仅超过禅门九山,后来由中国再传入的临济禅,也用曹溪宗的名义弘扬,成为民族化的大宗派。绵延至今,在韩国佛教中,仍最具代表性。 高丽佛教的发展极为辉煌,直到末期,兴起儒学,逐渐形成一股排佛的思潮,为李朝的排佛崇儒种下了远因。 西元一三九二年,李朝太祖推翻了高丽,建立朝鲜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一三九二至一九一○年),称为“李朝”。初期仍延续高丽时期以佛教治国的风范,自太宗登基后,立即表明崇儒排佛的方针。故自太宗至显宗(一四○一至一六七四)两百多年期间,颁行毁寺、迫僧还俗、禁止僧侣进城等种种措施,使得佛教走向衰颓的境地。 近代,中英鸦片战争之后,朝鲜受到西方列强与日本的入侵,佛教也有了转变。首先,解除对佛教的种种限制与禁令,并逐渐设置相关的管理机构以掌理僧政。在佛教复兴的同时,结构、型态也产生了一些变化,因为受到日本佛教影响,教团里出现了带妻僧。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分裂成南北两个国家。南韩的佛教相当盛行,仍以曹溪宗最有势力。五十年代,新兴的宗派不断出现,其中以圆佛教发展最为迅速蓬勃。目前佛教界办有综合大学等教育机构,也致力于慈善事业的发展。一九七五年,政府在佛教徒极力的请愿下,明定四月八日佛诞日为国定假日,可见佛教在韩国已积极展现出重生之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