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宗以研习及持守戒律得名。 东晋时陆续传入《十诵律》、《四分律》、《摩诃僧只律》、《五分律》等律典。 北魏法聪弘《四分律》,慧光承之,继而唐朝道宣更以大乘教义阐扬《四分律》,撰著律学五大部,创南山律宗。另与道宣同一时代的,尚有法砺所创相部宗,怀素所开东塔宗,合称为“律部三宗”。 后唯存南山宗独秀,后代所称的律宗即指此宗。南山律宗将戒律分为止持戒及作持戒;教理有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判一代时教为化教及制教。 唐末五代,律宗与诸宗衰落,直至宋代,因有允堪、元照律师的弘传,加上天台宗师多兼弘戒学,律宗乃应运中兴。 明末清初古心律师及其法嗣三昧律师在宝华山主持戒席达百余坛,宝华戒坛名震一时。 清末民初因有弘一、慈舟律师的弘扬,律宗乃存续不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