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佛学文库>>佛教概况>>宣说遗诫的重阁讲堂
宣说遗诫的重阁讲堂
2007年11月08日10:45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1349 字体: 繁體

  在中印度毘舍离城附近,有一片广大的林木,无人种植,自然天成,林区从迦毘罗卫国连到雪山,十分辽阔,因此被称为“大林”。大林之内有一座精舍,就叫作大林精舍,也称作高阁讲堂、重阁讲堂、重阁精舍。精舍内有一间为佛陀所建的讲堂,堂形如雁子,设备完善,佛陀曾住此说法。

    根据《大唐西域记》卷七所载,重阁讲堂邻接猕猴池岸精舍,佛陀昔日游化该地时,有一只猕猴趋前夺走佛钵,爬到树上取蜜供养佛陀,并且为佛陀穿凿一池,供养泉水,因此称为猕猴池。

    值得一提的是佛陀成道后,就在此重阁讲堂正式允准姨母摩诃波闍波提、妃子耶输陀罗、难陀的妹妹孙陀利等众释迦族女出家为比丘尼。摩诃波闍波提出家后,称为大爱道尼,是佛教史上第一位比丘尼,从此佛教教团开始有了比丘尼制度。

   《大般涅槃经》卷上载,佛陀在进入涅槃以前的三个月间,曾与阿难来到重阁讲堂,并召集毘舍离城附近的比丘众聚集在这里。佛陀郑重地对弟子们再度宣说人天利益的安乐教法,及开示出家修道的实践法门,告诫弟子说:“从今而后三个月,如来即将入灭。”对所有佛弟子而言,这一番训诫成了佛陀最后一次的教导。

    第二次经典结集大会,就是在毘舍离城重阁讲堂召开的,称为毘舍离结集;当时参加讨论、诵出戒律的僧众,有七百人之多,因此也称七百结集。

    佛陀在世时,有所谓“五精舍”之说,就是上面所说的竹林精舍、只园精舍、灵鹫山精舍,以及庵罗树园、猕猴池精舍等五处。另外,还有中印度娑枳多城附近的安闍那林精舍,憍赏弥城外的瞿师罗园(美音精舍)、屈屈吒园、婆婆离园等多处。这些精舍、讲堂或园林,各有其成立因缘、规模设备,及对教团发展的影响。原始佛教时代的僧团生活,从托钵行脚的游化方式、头陀行的树下一宿,乃至演进为建立道场、僧房,安住或弘化于一方,逐渐多元化。可以说,对于日后佛教道场、寺院以及大丛林的建筑,早已勾划出雏型的蓝图。

上一篇:经典结集的过程
下一篇:庄严广大的祗园精舍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