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佛学文库>>佛教概况>>议印度之佛教
议印度之佛教
2007年11月07日10:38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1852 字体: 繁體

太虚大师

 ──三十一年十月作── 
        印度不注重历史,所以治佛教史最困难者,即在印度部分,至今不能有一部较为 完整之印度佛教史。 
        印顺法师读书好为精渺深彻之思,故其著作往往能钩玄揭要,自成统贯,以从事 沉稳之印佛史,必有胜绩。今已成十余万言之‘印度之佛教’闻,然钞传不易,仅邮 其第一章印度佛教流变之概观,乞冠一言,乃就此章所画轮廓略抒吾意: 
       “佛教,乃内本释尊之特见,外冶印度文明而创立”,此语最好! 
        由此先探溯佛前印度文明之源流,自为必要。但吾意所分吠陀创立时代,毋宁谓 游牧之雅利安族征服土族而承受其农业文明;梵教极盛时代,则由统治之雅利安族凌 驾驯服及邻接各族之上发展所成;教派兴起时代,则不安梵教祭祷及阶级制而起反抗 之运动。然此虽说明不同,而大致可认为相差不远。 
        惟于佛世以来之教史,似因庄严‘独尊龙树’之主见,将大乘时代揉成离支破碎 ,殊应矫正。公平之看法:第一期之佛教,应曰‘佛陀为本之声闻解脱,庶于后行之 大乘有其本根。第二期可曰‘菩萨倾向之声闻分流’,但应历佛灭至马鸣前约五百余年,内更分小节。第三期应束三、四期曰‘佛陀倾向之菩萨分流’,此中可分四小节:一、佛陀行果赞仰而揭出众生净因之真常唯心论,此于六百年顷,法华、涅槃、般若、华严等渐兴,及马鸣诸论代表之。二、对治外小执障而盛扬摩词般若之性空幻有论,此于七百年顷,龙树、提婆诸论代表之。三、依据法性空义而补充小大有义之有为唯论识论,此于九百年顷,无著、世亲诸论代表之,四、空有剧烈争辩而小大宗见各 持之渐倾密行论,此于千余年顷,清辨、月称、安慧、护法诸论代表之。则验之向传 印华佛史无不符合之大乘时代也。第四期可曰‘如来为本之佛梵一体’,则承前厌倦 苦诤而倾向外内、小大、有空融合持行之趋势,龙智等密咒兴行,在佛灭千二百年起 ,奄奄五六百年,内更可分小节,则适当我国唐开元前以至宋元时是也。 
        基佛世之淳朴,握持马鸣、龙树、无著之一贯大乘,前融采声闻分流而后摄择宗 见各持与如来一体;亦即依流传在中国者,摄持锡兰传者及择取西藏传者,成一批评 而综合而陶铸之新体系,庶其为著述印度佛教史之目标欤!三一、十、二七、缙云老人。(见海刊二十四卷七期) 
上一篇:再议印度之佛教
下一篇:中国近代佛教史上一场重要的路线斗争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